嘉峪关建设社区,
朱永先摄
建设社区工作人员正为老百姓办理医疗保险业务,
朱永先摄
保稳定,抓综治,促发展这是甘肃嘉峪关建设社区的一致口号,该社区结合网格化管理,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和谐社区”这一中心任务,以辖区治安稳定为总目标,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对综治维稳工作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治安稳定——
甘肃嘉峪关建设社区东起五一南路,西至新华南路,南临迎宾东路,北靠建设东路,占地面积0.69平方公里,常住户4412户、11957人,出租房屋752户、1327人,商业网点423个。辖区属嘉峪关市繁华路段,由4栋高层、76栋多层楼房和建新街棚户改造区组成,是一个新旧小区并存的社区。
夯实基础助力平安
嘉峪关建设社区把综治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综治主任、综治专干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治保委员会、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等18个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治安维稳、禁毒、安全生产、消防、治安防范、人民调解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对症下药制定工作措施,跟踪问效确保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结合社区的实际,制定了《建设社区201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制定了社区201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消防和门前三包工作责任书,2017年春季与420个商业网点、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与323家商业网点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用制度保障综治工作规范化运行,严格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工作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整改。按照300户或1000人的划分标准,将社区划分为十七个网格,以“1+2+N”的方式配备网格力量即设网格长1名、网格员2名、N个网格协管员,网格落实到人,网格长负责本网格综治维稳等工作,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互相联合处理”。
铁拳出击力推平安
该社区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安保工作,加强了对市第四中学和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综治副主任每天带领协警在学生上学、下学时执勤,同时组织4名联防员、12名低保人员对校园周边进行巡逻,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周边安全。为辖区第四中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业余法制辅导员,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对孤儿、辍学学生及外出务工人员、在狱服刑人员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子女等进行摸底排查,逐人建档立卡,落实帮助教育责任人,加强监护、救助、教育和管理。
集中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商业网点、网吧进行逐一排查,对治安情况不好、卫生状况差、安全意识不强、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交通堵塞和打架盗窃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发现隐患单位、商业门店及时提出整改。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日常登记,按照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为原则,管理好辖区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社区成立了“红马甲”治安义务巡防队,总人数100余人。加强对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巡逻守护;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发案率。
社区多措并举,全力巩固“无毒社区”成果,集中宣传,设立咨询点、散发传单、悬挂横幅、摆宣传版图,散发传单3000余份。在社区、学校开展禁毒知识宣讲活动;组织辖区居民观看禁毒教育警示片;与辖区居民、学生签订禁毒承诺书;通过各种宣传,社区居民拒毒、防毒意识普遍增强。对社戒社康人员定期约谈,督促做好尿检工作。成立了“五位一体”帮扶小组,对纳入层次管理的社会面吸毒人员逐人进行风险分类评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管控、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帮助吸毒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为6名吸毒人员落实低保待遇,为70人办理了城市居民医疗保险,为4人办理了临时救助,为6户申请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补贴,慰问困难吸毒家庭25户。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建立了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一体化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模式,社戒社康执行率达92.59%,就业安置率达75%以上,管控率达90%以上,见面帮扶率92%以上。
化解矛盾滋润民心
问寒问暖,化解纠纷,维护稳定 ,社区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积极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组织网络,健全了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5月份和8月份组织4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市人民调解员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系统掌握了调解知识,提高了调解水平。二是积极做好纠纷调解工作。上半年共排查调处辖区各类矛盾纠纷75起,调处率达100%,确保了辖区无重大矛盾纠纷,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三是认真办理“12345”民生服务热线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积极反馈问题处理结果,共接转办理30余起(朱永先)
(责任编辑:刘丹阳)
(原文链接:http://m.chinadevelopment.com.cn/?s=index/article/id/1182485/url/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zj/2017/10/1182485.shtml)
来源: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