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和平牡丹绽放“花样经济”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美誉,以其雍容华贵之姿与深厚文化底蕴,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榆中县和平镇又被誉为全国三大牡丹培植基地之一。5月9日,榆中县和平镇范家营牡丹主题文化活动在范家营村牡丹博览园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国色天香·醉美范家营”以牡丹为媒,展现乡村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为各地游客奉上国色天香的夏日狂欢。
活动现场,民俗表演、兰山鼓子、乡村主题舞蹈等一个个精彩演出展现了演员们婀娜的身姿,仿佛“花仙子”在轻盈起舞。在文艺表演的热烈氛围中,游客们纷纷踏入牡丹博览园,沉醉于“花中之王”牡丹的绝美风采中。20余万株各类牡丹竞相绽放,蔚为壮观,或白如云朵、或粉如朝霞、或红如碧桃,各色牡丹在阳光下舒展着娇艳的花瓣,在繁茂的绿叶衬托下娇而不媚、艳而不俗,雍容华贵、美不胜收。在尽情欣赏花海之余,游客们还能品味地道的特色美食,选购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
据了解,范家营村位于和平镇南部山区,当地农民以庭院为载体种植牡丹,在合理利用院落等闲置资源的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一份收入。范家营村现有种植面积1200亩,各类牡丹20余万株,其中品种好、树龄长的牡丹,每株能卖到数万元。
在重视种植业的同时,和平镇深层次、多领域挖掘牡丹价值,进一步发展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研发、旅游等一系列相关行业,延长牡丹产业链条,实现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价值攀升;同时推动牡丹产业从单纯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美丽蝶变”。
据介绍,和平镇范家营村将坚持以“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农贸市场+电商”模式引领发展方向,通过积极探索“庭院+种养殖”“庭院+产旅融合”等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引导农民拥抱新业态、接受新理念、对接大市场,让农家小庭院成为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据了解,本届牡丹主题文化活动自5月9日起至5月25日结束,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节花聚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范家营村乡村形象,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为展示牡丹文化、推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村庄知名度,全方位带动农旅经济发展,激发强劲动力。(榆中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编辑: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