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农户们忙碌春耕的好时节。在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的葱田里,村民们抢抓晴朗天气,忙着移栽葱苗,忙碌的身影与葱田里的绿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3月27日,笔者来到永清镇马沟村的大葱田地,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白地膜格外醒目,村民们正蹲在田间忙着移栽葱苗,他们手拿铁铲、葱苗,进行松土、打孔、插苗一气呵成,动作娴熟地将一根根葱苗栽入土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葱苗密密麻麻地相连成片,构成一幅田间好“葱”景。
马沟村八里农场负责人马会军告诉笔者,“我是第二年种植大葱,今年在永清镇马沟村承包了120亩土地继续种植大葱。目前,雇用了周边大量群众移栽葱苗,后期将开展浇水、施肥等工作,估计8月1日上市。从去年的情况看,大葱的效益还可以,收入也不错。今年的葱苗长势很好,希望今年有一个好的收成。”
“移栽时要留出足够的间距,帮助葱苗生长,并便于翻耕和管理......”在移栽现场,种植大户马会军现场给村民讲解葱苗移栽的注意事项。绿油油的葱苗,整齐排列,成了种植基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马沟村以合作社提供种子、种苗、肥料、技术和销售渠道,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的方式,发展特色大葱产业。不仅带动了村里的大批劳动力就业,还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马沟村村民马媛媛告诉笔者,“这几天马沟村这边在种葱苗,地里人很多,干的活简单好干,离家近也方便,在这务工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
据了解,此次引进的大葱具有葱白高、葱身重、口感好、生长快,耐寒耐高温、好管理、价格高、可多茬种植等优势。大葱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马沟村依托现有禀赋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大葱产业,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下一步,永清镇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效整合土地资源,采取“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大葱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引导村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群众通过特色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