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皋兰县黑石镇,初夏的田野里,千亩大棚无籽西瓜藤蔓肆意攀爬,首次试种的千亩辣子、洋葱长势正旺,连片的麦田翻涌着绿浪,饲草玉米舒展着宽大的叶片……这里,正以“田园牧歌”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舞台,书写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生动篇章。
皋兰县黑石镇
田园织锦绣 产业奏强音
“这几天,镇上正在验收产业奖补,我家能补几万元呢。”在和平村红柳沟,2500亩禾尚头小麦成为村民的“金穗穗”。农户许贞常望着长势喜人的麦田,满脸笑意:“雨水墒情好,政府产业奖补政策也好,我种了70亩旱地,这麦价格高,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
产业奖补验收
许万清望向窗外广袤田野,向笔者介绍:“和平村持续发挥农业产业优势,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无籽西瓜、高原夏菜、小麦玉米3个千亩种植基地。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实老百姓钱袋子。”道路两旁,千亩洋葱、辣椒如碧绿巨毯铺展——辣椒植株挺拔,微风拂过,枝叶轻晃;洋葱田里,葱叶修长舒展,层层叠叠的绿浪翻滚,饱满的鳞茎在土下孕育,满溢着丰收的期待,这条绵延41公里的“田园牧歌”乡村振兴示范带,正串起皋兰县12个村庄的致富梦想。
牧歌新韵律 乡村焕活力
沿着示范带向北,黑石镇的规模化养殖奏响了“田园牧歌”的强劲音符。
“咱这10万2千余只蛋鸡,一天能产5.7吨蛋!”在皋兰县10万羽蛋鸡养殖厂,厂长王锡娟介绍。依托“支部引领、村村联合”模式,和平村携手周边村庄,与正大集团签订“三订”协议,从饲料、鸡苗到销售全链条贯通。“9名周边村民长期在这务工,人均年入4万多!”王锡娟笑着说。
皋兰县10万羽蛋鸡养殖厂
务工村民魏爱萍正熟练地分拣鸡蛋,“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3000多工资,还能照应家里庄稼,日子踏实!”她的话语,道出了产业振兴给村民带来的 幸福感。
“黑石镇以和平、星湾、黑石三个村为节点,辐射沿线村庄抱团发展禾尚头小麦、饲草玉米、肉羊蛋鸡规模养殖,全力打造‘小麦、饲草’万亩田园产业和‘万只羊、万羽鸡’牧歌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黑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波说。沿许马路、甘土路布局的“万亩禾田产业”“牧语产业”正加速成型。在星湾村,新栽的杏树、沙枣树已抽出嫩枝,37公里绿化带如碧玉丝绦,10公里“美丽廊道”初展芳容。
沃野绘新景 幸福踏歌来
漫步示范带,“美丽廊道”串起“四小园”,改造后的“兰派民居”错落成景;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150处小花园繁花似锦;5.8公里新铺管道让清水流入农家,12000平方米硬化路面告别泥泞。更深远的变化在村民心中扎根——“彩礼限高”“垃圾日日清”写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幸福互助院里,传递着振兴路上的民生温度。
黑石镇和平村
黑石镇聚焦乡村颜值提升,以产业为引擎、生态为底色、治理为支撑,让田园风光与乡村新貌交融,是皋兰“田园牧歌”示范带的缩影,推动乡村振兴全域共进。
“今年示范带实施76个项目,总投资2.94亿元。”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主任辛邦业介绍,完成春播13.75万亩,产业奖补超3700万元,这条以土地为谱、产业为符、治理为砚描绘的振兴长卷,正在皋兰大地上徐徐铺展,奏响新时代充满希望的田园牧歌。(郭玉琳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