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皋兰县石洞镇明星村的旱地种植基地里,一垄垄辣椒、茄子植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一颗颗西红柿圆润饱满、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锄草剪枝,为即将到来的果实成熟期精心筹备。
曾经的明星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红砂洋芋种植基地,但是因砂地老化、种植业结构单一、旱土地过多等制约因素,明星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自2022年起,石洞镇和村两委班子深入群众,广纳民意。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反复研讨商议,最终确定了“一沟一特色,一沟一产业”这一契合实际且富有地域特色的“种植+”产业发展思路。
三年来,明星村经过不懈努力与持续发展,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成功建成两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初步构建种植养殖两大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村集体经济从最初的10万元增长到了如今的40余万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里的土地都是旱地,缺水少肥,旱地里种蔬菜,这可以说是我们村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盘活荒芜土地,在旱地里做文章,向旱地要效益,相信几年以后,我们村的荒地黄坡,将会旧貌换新颜,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明星村党组织书记杨勤前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村委会与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流转旱地350亩。我们自筹资金 90余万元用于池塘建设、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今年,引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新模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精准施肥、浇水,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已种植辣椒300亩、西红柿20亩、茄子10亩、水果玉米20亩,各类蔬菜长势喜人,预计二十多天后将迎来采摘期,大规模上市。”勤耕富农合作社经理王焱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合作社实验种植的“秋香2号”和“二荆条”两大辣椒品种,凭借优良品相和绿色有机品质,一经上市便成为蔬菜市场的“宠儿”,广受好评,既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明星村的旱地种植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旱地种植产业的兴起,不仅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还为周边几个社的农户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仅蔬菜采摘一项工作便预计可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超40万元。已有部分村民表达了明年加入合作社,种植旱地蔬菜的意愿,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曾经的构想已变为现实,产业初具规模。明星村将继续秉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理念,采用“我搭台,你唱戏”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合作社的辐射效应,为农业技术人才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也通过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共享发展成果,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刘伟清 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