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当周草原,洒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朗诵宪法条文的声音,与迎接远方客人的洁白哈达交织成奇妙的和谐乐章。在这片平均海拔3000米的土地上,法治教育正如春风化雨,滋养着高原幼苗的成长根基。
走进每一所甘南州校园,都能在宣传栏里看见孩子们创作的法治主题唐卡和反映民族团结绘画。鲜艳的色彩勾勒出天平标识、宪法知识丛书的轮廓,传统艺术与现代法治理念碰撞出令人惊叹的火花。这正是甘南教育系统推行“唱、读、讲、画、赛”法治教育模式的生动写照——将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指尖的温度,让法治意识如同岗拉梅朵(雪莲花)般在心灵深处绽放。截至目前,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2所,州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5所。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各族师生‘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意识根植师生心灵深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布介绍,全州教育系统保持改革纵深推进、稳定有效维护、发展势不可挡的良好势头。近年来,来自公检法系统的法律工作者,为牧区孩子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用叙事的方式阐释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在玛曲县藏族小学,法官将法庭“搬”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理解“法槌的重量就是公平的重量”。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不仅体现在加授藏语文考生连年攀升的高考成绩、上线率和录取率上,更体现在加授藏语文考生多元畅通的成长通道上,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高校的渠道更宽、选择更多元,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普通类高校学习深造。以合作藏中为例,2024年参加高考325人,293人被本科院校录取,本科录取率为90.15%,加授藏语文考生进入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普通类高校和民族院校普通类专业的有222人,占本科录取人数的75.76%。
建立《甘南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星级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等制度机制,成立了甘南州州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搭建了“甘南州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线上平台,命名10所心理健康教育星级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及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
课间操时分,舟曲县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跳起融合藏族舞步的“法治健康操”。“心理晴雨表”——这是“338”安全管理机制中的创新举措,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哈达结记录心情变化,心理辅导老师据此开展“一对一”精准疏导。由迭部县旺藏九年制学校创作的“校园普法小卫士”《宪法伴我成长》藏汉双语绘本在全州观摩。
依托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甘南实验中学等学校,每年输送1500名甘南籍学生到州外就读,全面深入推进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共同就餐。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近两年组织1200名中小学生开展跨区域研学、联谊及赴北京、天津等省外的夏冬令营活动,搭建了各族青少年互相学习、增长本领的实践平台。
高考放榜日,甘南州公布了2025年普通高中阶段招生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传来喜讯:学生才华草以高分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热泪盈眶:“国家通用语言打开了学习的天地,法治教育指明了走路的方向。”2024年全州加授藏语文考生本科录取率突破90%,其中75.76%进入普通高校深造。
每当夏季到来,位于合作市郊南山脚下的当周草原,中学生们都会在当周草原上骑马,围成圆圈翩翩起舞,与清风白云相伴,他们热烈讨论着学习的愿景。从县域内城乡间和校际间办学,甘南州建立办学集团、城乡学校共同体60个,大力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州基本建成了“县有示范、乡有中心、村无空白”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创建甘肃省领航幼儿园创建园1所,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5所,省级一类幼儿园29所,州级示范园22所,标准化幼儿园195所,保教质量全面提升。
远处雪山巍峨,近处书声琅琅,法治的种子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正如龙布局长所言:“当每个孩子都成为法治的信仰者、践行者,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会自然铸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必将如期而至。”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法治教育不再是冰冷的条文灌输,而是化作滋养生命的涓涓细流。流淌在思政课教师讲述“黄河边的法治故事”的深情里,闪烁在“童语同音”计划孩子们清澈的眼眸里,绽放在各族青少年携手研学的笑颜里。甘南教育工作者们用法治之笔,正在绘就一幅幅既有法律硬度、又有人文温度的高原育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