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榆中县清水驿乡太子营村马铃薯基地迎来丰收旺季。田垄间,收割机轰鸣穿梭,铁臂翻耕之处,一颗颗圆滚滚、黄澄澄的马铃薯破土而出;田埂上,农户们紧随其后,分拣、装袋、搬运一气呵成,汗水浸透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构成一幅生动的“粮满仓、民增收”图景。
机械化作业与人工捡拾配合
“以前自己种地,一年忙下来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把10多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下来增收近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农户王某手里攥着刚分拣好的马铃薯,笑得合不拢嘴。王某口中的“双赢”,正是清水驿乡探索“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模式的生动缩影。通过将零散土地集中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既破解了散户种植“缺技术、缺资金、缺销路”的难题,又为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让农户既能拿“租金”,又能挣“薪金”。
农民在田垄间忙碌捡拾土豆
据了解,清水驿乡太子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100余亩扩展到500余亩,年产量达1500余吨,带动26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新鲜出土的土豆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丰收的背后,是清水驿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立足本地气候适宜的农业优势,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小的马铃薯从“田间小作物”蜕变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金疙瘩”,更成为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龙涛)
编辑: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