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一场名为“月满中秋·情牵国庆”的文明盛会,在兰州母亲河畔的市民公园举行,活动由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凤凰网甘肃频道承办。活动中,兰州市文明办发起了《文明中国 人人有礼》倡议书,活动用文艺节目和互动方式,给“双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中国好人”代表季春晖、鲁奕江、冯卫民,“兰州好人”代表魏叶青、常安绥、张满心、刘萌萌、朱家辉和兰州市文明办,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参加活动,开启了“文明火炬传递仪式”。
文艺生辉 文明如光暖人间
共迎中秋,同祝团圆,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文明实践赋能节日文化,以节日氛围涵养文明新风。开场舞《喜上枝头》跃动的裙摆,如同这座城市喜悦的欢乐;而当《灯火里的中国》旋律响起,那位歌者的声音,仿佛真是从千家万户的窗棂间流淌而出;当“海上生明月”的古老吟咏在人群中激起“天涯共此时”的涟漪;男声独唱《追寻》便不再仅仅是对理想的追寻,更是对如何以礼相待的文明答案的追寻。

倡议如钟 礼序风华润无声
活动的高潮,在“兰州好人”代表宣读倡议书时。“文明过节,让佳节浸润‘礼’的温度”——这温度,是排队时的耐心,是邻里相遇时的一个微笑。


“文明旅游,让风景镌刻‘礼’的芬芳”——这芬芳,胜过丹桂,是您带走垃圾后,草地上留下的青草气息,是您轻言细语后,空气中留存的和煦。
“文明餐桌,让佳肴承载‘礼’的风尚”——这风尚,是公筷公勺间流淌的关怀,是“吃得文明”背后对劳动的尊重,是餐桌上的一次“光盘”。
这份倡议,如同一口被敲响的兰州古钟,其声浑厚,在金城上空回荡,余韵悠长。
古今交融 文明薪火永相传

随后,文明的倡议化作了生动的互动。市民们在台上接力说出文明用语,那些朴素的“请” “谢谢” “对不起”,此刻听来,竟是城市最动听的音符。
而更为绝妙的交融,在舞蹈《敦煌飞天》中得以具象化。当舞者扬起手臂,彩带翩飞,千年的壁画在黄河之滨“活”了过来。今日倡行的“礼”,并非无源之水,它正是对这条丝绸古道上曾绽放的璀璨文明最深刻的致敬与传承。那曼妙的飞天,穿越时空而来,仿佛在说:看,这便是我们传承千年的优雅与气度。魔术《魔幻绮梦》的光影交错,歌曲《向往》的深情嘹亮,文明的星火被无数双手传递,形成共鸣之势。
在兰州,文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次温暖的礼让,一次自觉地弯腰,一次真诚地微笑。当文明的新风随着黄河水润泽四方,金城兰州的明天,必将是人情敦厚、风景如画的和谐美满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