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家之兴,情为本。”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微细胞”,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幸福与社会稳定。近日,金佛寺法庭法官凭借耐心细致的调解态度,成功化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促使当事人和好,让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圆满,用司法温情诠释了“家和万事兴”的深刻内涵。
昔日和睦成过往 夫妻矛盾诉公堂
原告与被告于2005年4月1日登记结婚,婚后共同抚育二女,婚姻初期感情和睦。然而,随着生活琐事叠加,双方因性格差异在生活习惯、家庭观念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严重分歧,沟通逐渐失效,矛盾不断升级,导致感情出现裂痕。原告称被告对家庭事务消极应对,对原告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夫妻间缺乏关心与尊重,多次尝试修复关系均因被告冷漠态度无果,遂以“感情彻底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

法官用心寻症结 情理并重破僵局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并未简单一审了之,而是与原、被告进行耐心沟通,耐心倾听双方委屈与诉求,了解双方真实想法。得知双方虽有矛盾,但多年生活家庭生活积累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且育有两名子女,矛盾的核心就在于双方沟通不畅及对家庭责任的认识不清。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件细节,在了解到被告仍有挽回婚姻的意愿后,法官抓住“为子女、望长远、顾大局”这一关键,从亲情维系、子女成长、多年夫妻情分等角度入手,释法明理的同时,引导双方回忆婚姻中的温暖片段,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化解心中芥蒂。

被告悔悟表诚意 夫妻和解续温情
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与耐心调解,被告深刻认识到自身不足,主动向原告承认错误,承诺今后将多照顾妻子情绪、减少彼此猜疑,以积极态度承担家庭责任,原告也看到了被告的诚意,同意给彼此一个修复关系的机会。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和解,表示愿意继续共同生活,这场濒临破裂的婚姻在法院的调解下重归于好。
调解优先明理念 法理情理融一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婚姻和谐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金佛寺法庭始终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时,不局限于“判案了事”,而是将司法温度融入每一个环节——既以法律为标尺,明晰权利义务边界,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矛盾;更以情感为纽带,深入挖掘纠纷背后的家庭诉求,用耐心倾听化解对立情绪,用细心疏导打开心结,用暖心沟通唤醒夫妻情、亲子情。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让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完整,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幸福的“暖心盾”。未来,金佛寺法庭将继续优化调解工作机制,通过“法理+情理”的双重引导,帮助更多家庭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以司法力量护航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力量。(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