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交响,宁榆情深。跨越1600多公里,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星驰带领妇产科主治医师渠莉、针灸科主治医师李美婷一行来到榆中县中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榆中,书写了一段宁医团队的援榆故事。
破沟通壁垒 守急诊前沿
驰初到榆中县中医院时,首要面对的便是语言沟通难题。为打破这一诊疗“拦路虎”,他主动扎根急诊、门诊一线,多与患者面对面交流,遇有听不懂的方言便及时向本地同事请教。经过持续磨合,如今已能顺畅沟通,精准捕捉患者病情;同时,他始终以急诊医生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克服夜班辛劳,凭借扎实的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在接诊、处置重病号的过程中守好患者生命防线,让天津医疗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榆中落地。
刘星驰医师在跟患者进行病情沟通 彭昱/摄
传技术经验 强队伍根基
立足榆中县中医院急诊内科发展实际,刘星驰将天津的医疗技术与管理经验精准融入帮扶工作。经过调研,他发现医院中高年资医生抢救能力较强,但低年资医生的急危重症处置水平仍需提升。为此,他聚焦“强基础、提能力”核心,针对性开展帮扶:一方面夯实低年资医生的急诊抢救基础,另一方面强化高年资医生的指挥能力与中年资医生的协调能力,通过“手把手带教、点对点指导”,在心肺复苏指导、呼吸机与除颤仪操作授课上的专业帮扶,以及随叫随到的应急支援,共同凝聚起东西部协作、共护榆中百姓健康的强大力量,全方位拔高医院急诊团队的整体抢救水平。
刘星驰医师和护士长询问夜班接诊情况 彭昱/摄
抗灾害险情 暖百姓人心
援榆期间,百年一遇的山洪灾害救援经历,成为他心中最深刻的记忆,也让他真切感受到帮扶工作的重量。灾害发生后,在医院与县卫健局的协调下,他第一时间赶赴灾民安置点,为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他耐心为其监测血压、稳定病情,全力防范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安置点里老人们的朴实认可,不仅温暖了人心,更让他坚定了帮扶信念。
8·7山洪灾害期间为安置点灾民提供医疗服务 中医院供图
刘星驰医师进行工作指导 中医院供图
据了解,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宁河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中心,已与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精准结对,搭建起医院、科室两级联动的帮扶协作机制。像刘星驰这样扎根一线的援榆医务工作者,正是宁河帮扶队伍的生动缩影——针对榆中当地医院薄弱学科短板与重点专科发展需求,宁河区持续选派副高及以上职称专家赴榆,聚焦心血管科、脑系科、儿科及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等关键领域,开展教学培训、专科指导与临床诊疗。截至目前,全体宁河援榆专家累计完成临床带教43人、业务培训2603人次,接诊门急诊患者4969人次,以“山海同心”的协作之力,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榆中百姓身边,让宁榆医疗帮扶的情谊在守护健康中持续升温。(文/田亚飞 图/彭昱)
编辑: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