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11月06日,星期四
首页 > 陇原风采 > 正文

嘉峪关市2025年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六进”集中宣传行动——禁毒宣传进学校

发布时间:2025-11-03 10:40:29

筑牢校园防毒墙

第七幼儿园禁毒宣传讲座

  禁毒教育宣传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筑牢校园禁毒安全防线,10月30日,嘉峪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建设路派出所走进市第七幼儿园,为全体教职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禁毒知识专题讲座。

  建设所民警在讲座中强调:“教师是幼儿在园期间的‘第一守护人’,提升自身的禁毒知识水平,是保护孩子远离毒品危害的关键环节。”讲座指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远离毒品,更应承担起对幼儿进行早期禁毒启蒙教育的责任,将禁毒意识融入日常安全教育之中。

  活动现场,禁毒支队工作人员借助PPT课件与仿真毒品模型,系统介绍了毒品的基本概念及其严重危害,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出现的伪装性强、迷惑性高的新型毒品,如伪装成“跳跳糖”“奶茶粉”“邮票”等,民警提醒,这类毒品常以日常零食、饮料等形式出现,教师应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幼儿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食品与饮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讲座阐释了国家管制药物的“双重属性”。民警以“电子烟”中非法添加的依托咪酯、美托咪酯为例指出,这两种成分在医疗场景中为麻醉药品,一旦被非法滥用即转变为毒品,吸食后可能导致精神恍惚、步态不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成瘾性和危害性极大。

  此外,禁毒支队工作人员还就常见止咳药右美沙芬的“药毒双重性”作了重点讲解,在医嘱指导下合理使用是治病良药,一旦超量滥用则可能引发幻觉、精神障碍、强烈依赖甚至生命危险。这深入浅出的辩证讲解,有效增强了教师们对药物滥用风险的科学认知。

  在交流环节,教师们对仿真毒品模型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围绕“如何辨别潜在涉毒风险”“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禁毒内容”等问题与民警展开深入探讨。学校领导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前沿、案例典型、实用性强,有效弥补了教职工在新型毒品认知方面的空白,全面增强了学校应对毒品威胁的综合能力,为构建“无毒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嘉峪关市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