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门市紧扣“强基”主基调,立足新能源行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实际,将税费征管“强基工程”部署与“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深度融合,聚焦办税服务厅与12366一体化转型升级、涉税风险精准防控、政策适用管理等重点任务,精准响应纳税人缴费人诉求,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让便民服务效能持续升级,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政策精准直达,税惠红利应享尽享。借助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数据驱动优势,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依据玉门产业发展特色,对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煤化工、精细化工等211户重点行业的企业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进行精确画像,为其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清单,构建起“政策找人”的精准推送机制。同时,拓宽多元宣传渠道,一方面利用玉门融媒体中心、市民中心、爱玉门公众号等本地平台,高频次、高密度地宣传办税服务新举措和税费优惠新政策,让政策宣传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另一方面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税企交流群等线上途径分类推送,着重围绕政策通知公告、提示提醒、引导办理、操作指南等核心内容实现精准传达,本年已开共推送2844户次税惠政策信息。针对新办纳税人,专门推送457条“开业第一课”定制内容,助力新办户规范税费业务办理流程,及时享受优惠政策,彻底完成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税惠红利精准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二是主动走访问需,合规发展保驾护航。以“强基工程”中的“优化全链条岗责流程”和“完善诉求解决机制”为导向,创新组建5个“玉税管家”团队,遵循“一业一策、一户一档”的原则,针对玉门重点产业企业的特性开展精准服务。采用税收数据初步筛查涉税疑点与实地走访掌握经营实情相结合的双向模式,深入企业内部的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全面把握企业在政策适用、申报流程、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诉求与痛点。针对企业提出的各类税务问题,开展“滴灌式”精准辅导和实际操作指导216户次,帮助企业消除在政策理解和业务操作方面的盲点。此外,基于“强基工程”的风险防控要求,建立涵盖“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事后规范”的全链条涉税风险应对体系。聚焦重点行业的涉税高频风险点,整合税收征管、政策适用以及跨部门共享数据,构建风险识别体系,对存在涉税风险的28户企业提供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涉税管理制度,助力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三是升级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水平,助力打造效能税务”的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关注办税服务厅与12366一体化转型升级,打造以“全程网上办为主体、互动办为助力、自主便利办为拓展、线下经停办为支撑”的多层次服务模式,优化“问办协同”的服务体验,实现咨询、申报、辅导等服务的“一站式”办理。纳税人能够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远程办理简单业务,累计接到咨询电话11770个,在线答疑6730户。同时自助办税区还配备4名服务专员进行一对一线下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办税便捷程度。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问题反馈闭环机制,通过满意度调查、投诉建议渠道等方式常态化收集纳税人缴费人的意见和需求156个,积极整改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同步落实“强基工程”中“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优化服务的过程中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保障纳税人缴费人的信息安全。这一系列举措使办税缴费更加省时、省心、省力,税务环境持续优化,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