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07月04日,星期五
首页 > 金城瞭望 > 正文

让软儿梨走向全国——皋兰县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7-03 10:15:58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皋兰县凭借44万亩耕地、13 万亩林地的生态基底,孕育出被誉为“东方冰淇淋”的软儿梨。这里北高南低的地势、富含矿物质的黄土土壤、昼夜温差达 15℃以上的气候,加之年均 2600 小时充足光照与高蓝紫光含量,为软儿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什川古梨园航拍图

  走进万亩古梨园,几百年梨树种植基地让老百姓鼓起“钱袋子”。村民魏勇杰算了一笔账:“除了在农家乐打零工、自家的果树收入,还利用冬闲时间在家里做点梨罐头去市场卖,又能多赚个几百元”。

皋兰软儿梨

  皋兰软儿梨独具特色的是树龄越长,果肉越细,果皮越薄,品质越好。“什川至今有三百余年生的古老梨树开花结果,年结果200至400公斤。盛果期的皋兰软儿梨树,最高株产可达800公斤,平均株产250公斤,亩均收益1.5万元,年总产约180多万公斤。” 皋兰县什川镇副镇长牛成刚介绍道。

品牌培育筑牢产业根基

  “皋兰县依托‘世界第一古梨园’独特资源,构建起 ‘区域品牌 + 企业品牌’双轮驱动的品牌培育体系,成功打造 ‘皋兰软儿梨’‘皋兰禾尚头’ 2 个‘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包装标识和营销推广,整合分散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了皋兰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皋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施本贵说。

  扶持百璐通、丰苗等10家经营主体创建企业品牌,其中 “小魏哥”“丰苗”“正大” 等 7 个品牌获 “甘味” 农产品商标认证,“优源禾尚头”“陇上金麦” 等4个品牌入选“甘味”百家企业品牌。利用产业强镇项目奖补资金 ,撬动社会资本建设梨产品初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提供 45个就业岗位,辐射2家专业合作社、506户农户,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35%,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科技赋能夯实质量底座

  皋兰县以 “打造甘味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 为目标,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标准化生产提质。稳定软儿梨种植面积 5000 亩以上,年总产量超 8000 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技术,建立 10 个千亩核心示范基地,实现良种覆盖率 100%,商品果率提升至 85%。

  智慧化监管增效。建立 “县 - 镇 - 村” 三级质量监测网络,80% 以上生产基地应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追溯二维码,可实时查询从种植、加工到流通的全流程信息,实现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品质安全保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制度,全年抽检样品超 2000 批次,达标合格率达 99% 以上,筑牢 “从农田到餐桌” 安全防线。

多元营销激活市场动能

  皋兰软儿梨通过 “线上 + 线下” 立体营销体系,实现从西北古梨园到全国餐桌的跨越。电商提速扩面。百璐通合作社搭建 “德源农业” 特色农产品网店,与顺丰快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 “产地直采 + 冷链物流 + 终端配送” 供应链。2024 年电商销售额突破 800 万元,产品覆盖全国 32 个省市,东南沿海市场占比达 40%。展会经济破圈。组团参加兰洽会、成都农博会、香港亚洲国际果蔬展、日本千叶国际食品展等 20 余场国内外展会,设立 “甘味” 农产品专区,现场签约额超 5000 万元。借势展会平台,软儿梨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实现外贸零突破。媒体矩阵造势。制作 “古梨树下话丰年” 等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 1 亿次。打造 “软儿梨文化节” 等文旅融合活动,年吸引游客超 30 万人次。

  “随着市场的认可,软儿梨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什川镇农业农村综合中心主任魏世君说,如今皋兰软儿梨已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的农业 “金名片”,2024 年品牌价值达 5.2 亿元,带动主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1.8 万元。

  皋兰县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来抓,全面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企业商标品牌,推动“甘味”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塑造皋兰农产品品牌形象。(王棣 图/文)

来源:新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