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法官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赔偿款,排洪沟也修好了,心里终于踏实了!”近日,随着赔偿款足额到账、排洪设施修复完工,一起因耕地受损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在榆中县人民法院金崖法庭的高效调解下圆满化解。
原告的耕地与被告某建设公司承建的公路主线桥相邻。由于被告在施工及后续维护环节存在疏漏,大桥排洪沟塌陷、洪水管道泄漏,大量积水在耕地周边淤积并漫灌田间。积水长期浸泡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肥力,更导致地里种植的蔬菜大幅减产,给原告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尤其是涉及耕地、粮食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尽快解决!”收到原告的诉求后,金崖法庭秉持“调解优先、就地解决”原则,由承办法官与专职调解员迅速组成工作小组,全力推动纠纷实质化解。受理案件当天,办案团队便及时联系被告企业核实情况,并组织原告及被告方负责人、技术人员前往耕地与大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在充分了解耕地受损情况、明确纠纷核心症结后,办案团队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耐心引导双方协商。
调解过程中,办案团队化身“中间人”与“解铃人”,打出“法理情+解决方案”组合拳,既向被告释明因过错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让企业理解耕地对农户的重要意义,共情原告因作物减产面临的生活困境,同时结合耕地受损程度、蔬菜市场价格、土壤修复成本等实际情况,核算出合理的赔偿金额,引导双方商定切实可行的赔付与修复计划。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在3日内全额支付原告耕地受损及蔬菜减产赔偿款,并于10日内完成排洪沟塌陷部位修复与洪水管道更换,从根源上解决积水隐患。
协议签订后,办案团队定期跟踪督促,一方面紧盯赔偿款自动履行进度,另一方面监督排洪设施修复。最终,被告按约足额支付了赔偿款,排洪沟与管道也修复完成,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一直以来,金崖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处理好每一起案件。针对涉农纠纷,把“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村、贴近农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高效解决问题;针对涉企纠纷,推行“调解+普法”模式,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指导,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运用“法官+村干部+乡贤”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力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编辑: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