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10月26日,星期日
首页 > 金城瞭望 > 正文

榆中金秋霜降:又到百合采挖季 “独一份”成就富民好产业

发布时间:2025-10-23 13:03:42

  又一年霜降,榆中县北山片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基地里、田埂间,农户们弯腰俯身,小心翼翼地从土里刨出沾满泥土的百合,这幅动人的丰收画卷,正为这片土地带来丰收的喜悦与希望。

村民魏万高采挖百合

  “这块地是我的,大概就三亩半地。”在园子岔乡大岘村的百合田里,村民魏万高手里捧着刚采挖的百合,脸上满是笑意。他轻轻拂去百合上的泥土,露出饱满莹润的瓣片:“你看这百合,都是自种的好品种,当初就用这么大的籽种下,现在你看这个百合长得好不好。”

新鲜百合

  谈及今年的收益,魏万高语气里满是期待:“今年行情不错,地头的收购价毛的能到18块到20块一斤,算下来种百合的收入还很好呢。”田埂边,已经装箱的百合堆成小堆,等待收购商上门,这些带着泥土清香的“土疙瘩”,如今成了农户们实实在在的增收“金宝贝”。

  “榆中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我们这儿的百合可是全国独一份的甜百合。”站在园子岔乡的梯田上,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杨海兴介绍,目前全县百合种植面积已达9.2万亩以上,而园子岔乡作为榆中县兰州百合主产区,种植规模就超过4.5万亩,“我们所看到的百合,个头饱满、润华晶莹,收购价也让农户满意,大家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

新鲜百合

  产业要壮大,难题需破解。在园子岔乡柏木村,一套“1+1+N”的合作模式正为百合产业注入新动能。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联动富蓝合作社与农户,2025年4月建成的百合籽种繁育基地已初见成效:2626平方米的连栋薄膜温室里,55万余株小鳞茎长势喜人;1180立方米的蓄水池搭配自动化上水定时喷淋系统,为籽种生长提供稳定保障。

  “基地不仅能辐射带动周边12户20人就近务工,更能解决全村121户288人面临的优良籽种短缺问题。”园子岔乡武装部长严洁琼介绍道,基地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分红,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百合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连栋薄膜温室百合育苗大棚

  “兰州百合是我们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继续加大技术支持和政府帮扶力度,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杨海兴的话,道出了榆中百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榆中县正围绕百合产业布局,从籽种培育、田间管理到市场销售全链条发力,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合作社带动等方式,帮助农户降低种植风险、提升收益。

  在北山片区的采挖田里,丰收的场景还在继续。一颗颗饱满的百合,不仅承载着农户的增收希望,更成为榆中县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帮扶举措持续落地,榆中县的百合正从“独一份”的优势,走向“强一方”的产业振兴新图景。(牛文璇)

 

编辑:王新强

来源:榆中县委宣传部